描述
【網上講座】最新HR產假處理指南
附送「香港產假權益全方位指南(2020最新版)」電子版
政府在2020年9月28日將《2020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刊憲,法定產假將於十二月十一日起由十周延至十四周。
有關修訂是源於2018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建議法定產假由10周延長至14周,港府提出補貼框架,額外新增的4周開支將由政府承擔,會設補貼上限,將以HK$36,822封頂。 在2020年6月政府宣佈將有關上限增加到$80,000。除了增加4周外,新修訂亦容許員工產檢後出示到診紙,僱主就需支付有薪病假;而流產釋義亦由28周減至24周。
雖然有關修訂很快就生效,但香港政府對有關修訂及現行的產假權益還沒有作出清晰的指引。因此,本《最新HR產假處理指南》講座及《香港產假權益全方位指南》(2020最新電子版),將會提供給香港HR及僱主對現行最新修訂的產假、產假補貼更全面的資訊。
講座內容:
- 香港《僱傭條例》對懷孕僱員作出了甚麼的定義?
- 香港《僱傭條例》對產假作出了甚麼規定?《2020年僱傭(修訂)條例》作出了甚麼的修訂?
- 現行的產假是前4後6放取,僱員也可以向僱主提出前2後8申請。最新的修訂是怎樣放取的?如果僱員不獲得僱主同意她的放取產假建議,產假時間由誰決定?
- 根據《僱傭條例》,甚麼情況下懷孕僱員才可以獲得產假工資?
- 新修訂下,產假工資怎樣計算?
- 懷孕僱員替僱主工作少於40星期可以享有產假嗎?
- 懷孕僱員按照法定怎樣通知其僱主懷孕呢?
- 《僱傭條例》有沒有規定僱員須要在甚麼時候通知其僱主懷孕?
- 《僱傭條例》對流產有甚麼定義?新修訂對流產的定義有沒有更改?
- 僱員流產須要通知僱主嗎? 新修訂對流產的處理方式有沒有新的規定?
- 產假工資怎樣計算?新修訂對產假工資的計算有甚麼影響?
- 現行《僱傭條例》對產檢作出了甚麼規定?新修訂對產檢有甚麼影響?
- 現行《僱傭條例》對產前及產後疾病有甚麼保障?
- 《僱傭條例》規定了男性僱員放取侍產假須要向雇主提供嬰兒出生證明書,那麼《僱傭條例》有沒有規定女性懷孕僱員生產後必須提供嬰兒的出生證明文件?
- 僱員在甚麼時候可以放超過法定的產假時間?
- 僱主可否解僱懷孕僱員?若僱主解僱懷孕僱員,要負上甚麼法律責任 ?
影片詳情:
拍攝日期: 2020/11
片長: 79分鐘
語言: 廣東話
播放期限: 30天無限次播放
觀看方式: 線上觀看
筆記下載: 有
售價: $529.2 (PRO HR) ︱ $569 (Free Member)
HRCoins折扣額:售價的5%
詳細內容
1. 香港《僱傭條例》對懷孕僱員作出了甚麼的定義?
2. 香港《僱傭條例》對產假作出了甚麼規定?《二○二○年僱傭(修訂)條例》作出了甚麼的修訂?
3. 現行的產假是前4後6放取,僱員也可以向僱主提出前2後8申請。最新的修訂是怎樣放取的?如果僱員不獲得僱主同意她的放取產假建議,產假時間由誰決定?
4. 根據《僱傭條例》,甚麼情況下懷孕僱員才可以獲得產假工資?
5. 新修訂下,產假工資怎樣計算?
6. 懷孕僱員替僱主工作少於40星期可以享有產假嗎?
7. 懷孕僱員按照法定怎樣通知其僱主懷孕呢?
8. 《僱傭條例》有沒有規定僱員須要在甚麼時候通知其僱主懷孕?
9. 《僱傭條例》對流產有甚麼定義?新修訂對流產的定義有沒有更改?
10. 僱員流產須要通知僱主嗎? 新修訂對流產的處理方式有沒有新的規定?
11. 產假工資怎樣計算?新修訂對產假工資的計算有甚麼影響?
12. 現行《僱傭條例》對產檢作出了甚麼規定?新修訂對產檢有甚麼影響?
13. 現行《僱傭條例》對產前及產後疾病有甚麼保障?
14. 《僱傭條例》規定了男性僱員放取侍產假須要向雇主提供嬰兒出生證明書,那麼《僱傭條例》有沒有規定女性懷孕僱員生產後必須提供嬰兒的出生證明文件?
15. 僱員在甚麼時候可以放超過法定的產假時間?
16. 僱主可否解僱懷孕僱員?若僱主解僱懷孕僱員,要負上甚麼法律責任 ?
導師簡介
Mr. Lawrence Li, LLM 李錫強先生
-法學碩士,現任一所法律服務公司的專業顧問
-中港勞動法學會會長
-香港調解專業協會主席
-資深僱傭糾紛專家及僱傭法律學家、談判學家、調解專家
-商貿及人事糾紛專家,經常舉辦商業及法律研討會
-曾為本地大學及培訓機構教授多項課程,慣常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分析大量法庭案例實務教授
-曾於多間大型跨國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部門要職、總經理及顧問,對人力資源管理、解決勞資糾紛經驗豐富及對勞資法規有深入的研究
如何購買、觀看及下載筆記
-免費登記成為會員,如已登記請直接登入
-將選購項目加入購物車後,前往購物車頁面付款,如需使用HRCoins,請於購物車頁面輸入
-購買後請前往我的帳戶 > 我的網上課程觀看詳情及下載筆記
聲明及查詢
聲明:
本節目內容純屬本節目參與者及嘉賓的個人觀點及意見, 并為觀眾及收聽者的興趣而設,與舉辦單無關。觀眾及收聽者知道及同意節目內容絕對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舉辦單位及嘉賓與觀眾及收聽者不會構成任何法律關係。如有任何法律問題或諮詢,建議觀眾及收聽者尋求專業及合資格人士協助。
版權所有,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任何人士節錄或轉載本節目任何部分或全部內容即屬犯罪,版權所有人保留追討權利。
查詢:
-查看常見問題,看看是否能解決你的疑問
-如有任何其他查詢,請按頁面右下角WhatsApp按鈕,或按此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