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th Mindset沒有方程式,只有兩點是肯定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及到如何追求成長型思維,讓其成為我們自身、團隊、甚至是公司文化的一部份。讀者不禁會問,究竟如何才算是擁有成長型思維? 現在社會上有沒有一個公認的客觀標準來量度個人和團隊在成長型思維上取得的進度?
可能會令讀者失望的是,現在還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去量度成長型思維,因為成長型思維所強調的,是每個人追求自我進步的心態和堅持。而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不一樣的,追求進步的步伐也是不一致的,所以並沒有一個客觀的量度標準去比較誰比誰有更高的成長型思維。
每個人只要願意在生活的任何一方面作出新嘗試,並持之以恆,不論是大是小,都算是擁抱成長型思維的體現。我們所強調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成長型思維加入到我們生活上的每一個決定中,把「不,我做不到」這想法最小化。
在追尋成長型思維的路上,雖然沒有量度標準,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點,整個過程一定是勞累、痛苦,但又充滿滿足感的。
人的本性都是追求舒適,留在熟悉的舒適圈裡。追尋成長型思維則等於向自我的本性作出對抗,把一個又一個追求舒適的習慣打破,而這個過程一定是勞累的。當我們不斷覺察自己追求舒適的心態,然後裝備自己及調節方向,便能使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從而獲得滿滿的滿足感。
第二點,追尋成長型思維的路徑沒有終點,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很多備受尊敬的傑出人士,終其一生也在追尋更好,為我們的社會作出貢獻。追尋成長型思維並沒有終點,我們可以做的是: 每天問自己有沒有比昨天更開放地擁抱成長型思維? 有沒有把找籍口逃避的次數逐步減少? 「我要如何做? 如何才能做到?」是否已成為思考模式的一部份? 這樣我們才可以肯定成長型思維已紮根在我們的基因當中。如前文提到,我們也要擁抱和慶祝成功,在過程中獲得成功感才能更有動力愈走愈遠。
為甚麼要做又勞累又沒有終點的事?
看完上面兩點,您可能會問:為什麼我要做這種又勞累痛苦,還不能衡量成功與否,又沒有終點的事情?這條問題的答案其實是非常真實而殘酷的。
由於人工智能的研發,在接下來的十數年,人類的命運很可能被科技大大改變,誰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工作,尤其當以往公認為高薪又穩定的職位也可能被科技取代。若我們再不把握時間,讓成長型思維成為我們習慣的一部份,在往後的日子,我們可能連想勞累、痛苦的機會也會失去。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找一班志同道合、共同追尋成長型思維的同路人,在路上透過互相分享、彼此鼓勵,從而得到滿足感及一起擁抱成長型思維。
如果你有興趣了解如何培養圑隊的成長型思維,我們將為HR舉辦一場免費工作坊,名額有限,歡迎登記參加。